手机版 网站地图 客户留言 在线订购 人才招聘 在线申请 链接申请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
当前位置:反传曝光行动

诱人“财富梦”:拉人头、高回报的传销套路 自然阳光变相传销被曝光

作者:海哥反传销,寻人寻亲  来源:未知 发布日期:2025/10/6 10:10:16 访问次数:19364

诱人“财富梦”:拉人头、高回报的传销套路 自然阳光变相传销被曝光

近日,央视及多家权威媒体对健康营养品公司自然阳光(NATURE’S SUNSHINE)的微商销售模式展开深入调查,揭露其以“直销”为幌子,实则从事变相传销的违法活动。这一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网络传销的广泛关注,也暴露出新型网络传销的隐蔽性与监管难题。


诱人“财富梦”:拉人头、高回报的传销套路


自然阳光,这家成立于1972年的美国企业,自诩为“全球领先的天然健康营养品公司”,其产品涵盖净化、强化、修护等多个系列,宣称通过“三代10%”的提成模式,让参与者“躺着赚钱”。然而,这一看似诱人的商业模式背后,却隐藏着传销的典型特征。


据北京消费者梁小姐透露,她经人介绍加入自然阳光微信销售团队,被告知只需缴纳4000元至16000元不等的入门费,即可获得销售资格,并通过发展下线获取提成。具体而言,若投入16000元成为高级会员,不仅可直接从个人销售额中提取10%的佣金,还能从下线(第一代)、下线的下线(第二代)乃至第三代成员的销售额中分别获得10%的提成。此外,团队还设立“管理奖”“超越奖”“开拓奖”等名目,若能晋升至“一星总裁”等高级职位,甚至可参与整个团队的利润分成。


“他们说,只要筛选出亲朋好友中‘能力强、富有’的人,攒一波资源后派‘老师’专门沟通,月入万元不是梦。”梁小姐回忆道。然而,在缴纳16000元后,她不仅未收到任何产品,对方还以“产品从美国入关需时间”为由拖延交付。取而代之的是,她被拉入多个微信群,每天接受“早间微课堂”“晚间成功学”等培训,内容无非是鼓励拉人头、发展下线。


传销本质:虚构关联、虚构业务,违反《禁止传销条例》


根据我国《禁止传销条例》,传销行为包括三大特征:交纳费用或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;发展人员形成上下线关系;以下线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。自然阳光的“三代10%”模式,正是通过要求参与者购买产品(变相交纳费用)、发展下线形成层级关系,并以下线业绩计算提成,完全符合传销定义。


更令人震惊的是,自然阳光销售人员为掩盖传销本质,竟虚构“直销牌照”作为合法外衣。调查中,销售人员反复强调:“我们已拿到中国直销证书,产品由国外药监部门认证,国内无需检验。”然而,记者登录商务部网站查询发现,在获准从事直销的77家企业中,并无自然阳光的名字。法律专家指出,未取得直销牌照却从事直销活动,已属违法;若以直销为名行传销之实,更是罪加一等。




隐蔽性增强:从线下转移到线上,监管难度升级


自然阳光的传销活动之所以能长期隐蔽进行,与其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的特点密不可分。与传统传销的“面对面洗脑”不同,自然阳光通过微信群、语音培训、红包激励等方式,实现“零接触”操控。参与者无需集中培训,只需每日在群内接收“成功案例”“话术模板”,即可开展“业务”。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传销组织的运营成本,也极大增加了监管部门的取证难度。


“线下传销的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,而网络传销则将魔爪伸向年轻人,尤其是宝妈、大学生等群体。”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武长海分析称,自然阳光的传销模式具有金融性、跨区域性特征,涉及工商、金融、公安、网信等多部门监管职责,单一部门难以有效应对。他建议,应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,运用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手段,对可疑资金流动、网络群组活动进行实时监测,从源头打击网络传销。



消费者受损:健康梦碎,财富成空


自然阳光的传销活动,不仅扰乱市场秩序,更对参与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。梁小姐在缴纳16000元后,因未收到产品且无法提现提成,多次要求退款未果。更糟糕的是,她的微信好友因信任其推荐而加入团队,最终也血本无归。“现在大家都在怪我,说我骗了他们。”梁小姐无奈表示。

此外,自然阳光的产品质量也备受质疑。尽管其宣称产品经过“临床实证”“高品质强迫症”等严格检测,但消费者普遍反映,服用后未见明显效果,甚至出现不适反应。而由于自然阳光未取得直销牌照,其产品未纳入国家药监部门监管体系,消费者维权无门。


行业警示:健康产业需“严肃营养”,而非“严肃传销”


自然阳光事件再次为健康产业敲响警钟。近年来,随着大健康概念的兴起,保健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,但同时也成为传销活动的“重灾区”。一些企业打着“直销”“微商”“新零售”等旗号,通过虚构业务、夸大宣传、拉人头等方式,诱骗消费者参与传销,严重损害行业声誉。


对此,专家呼吁,健康产业应回归“严肃营养”的本质,聚焦产品研发与服务质量,而非沉迷于“快速致富”的传销套路。同时,监管部门需加强跨部门协作,完善法律法规,对网络传销实施“零容忍”打击,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

截至目前,自然阳光中国总部尚未对央视曝光事件作出正式回应。然而,其微信销售群内已出现“暂停培训”“低调运作”等异常动态。这场持续多年的“财富骗局”,终将在法律与监管的利剑下现出原形。

关于我们| 联系我们 客户留言| 人才招聘| 在线申请| 链接申请

海哥反传销,反传寻亲团队:反传销寻人解救 , 反传销救助咨询,  反洗脑劝说服务 ,文老师热线:15131828813 微信同步 ,  亲人离家出走,孩子被骗传销,找不到人我们帮您找,助力寻亲,帮您摆脱传销困扰,助您家庭团圆!

技术支持:青岛网络营销公司| 青岛高端网站建设 豫ICP备2021022995号-1